“玉”在古代一直都是特殊的象征。文人雅士要随身佩戴玉佩来彰显身份,皇官贵族陪葬时,也选用玉器陪葬。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古代为什么要“葬玉”,这些玉到底有什么用?
在中国文化中,玉并非只是简单的“石之美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还被古人附着了万物主宰、天地之精、道德楷模、避邪除祟、延年益寿等观念性因素,并具有了通神灵、显官阶、避邪崇、防腐朽等诸多的文化功能。而葬玉习俗就是上述这些观念影响下的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谓的葬玉,并非泛指所有埋葬在墓中的玉器,而是特指那些为保存尸体而专门制作的玉器,主要包括玉衣、玉握、玉塞、乳厌、厌胸等几种。
玉衣,也称“玉匣”、“玉柙” 或“玉甲”,是指用玉片连缀而成的包裹尸体的敛服。1968 年,考古人员在河北满城的一座小山上,发现了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窦绾的墓。经过对墓中散落的玉片进行修复整理,复原出两套完整的玉衣,使得世人第一次得见 “金缕玉衣”的真容。这两套玉衣外形与人体相合,均含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5个部分。玉片则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和梯形之分,玉片上钻有小孔,以备连缀之用。
继刘胜、窦绾墓玉衣发现之后,近年来相继出土了20余套玉衣,皆为汉代的遗存。这些出土的玉衣外形大致相同,惟连缀丝缕有金、银、铜等材质之别。丝缕的不同反映了汉代玉衣使用制度上的差别。
据汉代文献记述,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玉、公主等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事实上,这-制度到东汉时才真正确立下来,因为前述中山靖王刘胜只是诸侯王却也同样使用了金缕玉衣,而近年来在东汉的诸侯王族墓葬中却只发现了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玉衣制度是汉代皇室的专利,豪门大族如果使用玉衣则属僭越行为,将会受到严惩。
据学者研究,汉代玉衣承自于先秦的“缀玉面饰”。所谓缀玉面饰,又称“玉覆面”,就是将玉片做成眉、眼、鼻、口等形状,以织物连缀,再覆盖在死者面部上,这是战国时代最为流行的一种丧葬用玉。目前发现最早的缀玉面饰出土于山西曲沃晋侯墓中。不管是“缀面玉饰”还是“金缕玉衣”,其初衷应该说都是为了追求尸体的不朽。
因为古人认为尸体入葬时会遇到水银浸泡,而水银遇玉就会凝固,所以以玉敛尸会使尸体不腐,从而有再生的可能。延至三国时代,战乱不断,盗墓盛行,厚葬之风渐趋衰落。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殓葬习俗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握,又称“握手”,是指入葬时握在死者手里的物品。按《仪礼》记述,所谓握手,就是裹在死者手上的玄黑色布块,形状呈长方形,中间窄,两头阔,四角有带子。事实上,以丝织物作握的墓葬主要发现于南方,而北方墓葬中死者多以贝和玉石作握。据考古发现,死者手握物品的习俗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前述山东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有31座墓主人手中握有条形蚌器、獐牙、玉镞器物和骨镞等。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作握的习俗渐趋流行。此时的玉握最常见的是圆柱形,中央穿孔,宜于把握。西汉早期,玉握形制仍然没有固定,或以玉@作握,或以玉刀作握。一直到东汉时,玉握则定形为玉猪,这一习俗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仍十分流行。北齐颜子推曾告诚家人,他死后要薄葬,不要有“玉豚”等葬器。由此可见,玉握是当时必不可少的葬玉。
玉塞,也即堵住死者“九窍”的玉器。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九窍玉”,也即塞在9个部位的9件玉器。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呈圆角长方形;鼻塞呈圆柱形;耳塞呈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塞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古人认为,堵住这“九窍”,可防止人体内精气外泄而使尸体不朽,“ 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这同玉衣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是一致的。在西汉之前的墓葬中就有耳塞、鼻塞、肛门塞等零星出土,而完整的九窍塞则见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