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我们都在讨论道德。做人要道德,做事要道德,那么,“道德”一词究竟是何含义?为什么要遵守道德呢?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讲,古代对于道德一词的解释!
中国古代道德的宗旨:一是修已成人,二是修己安人,三是修己善群。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道德的精髓,它集中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人是道德的本体。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首先是每个人的规范;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准,首先提升每个道德主体的素质。在全社会进行道德教化或建设,其实效取决于每个人道德自觉与自律的程度。而每个人的道德自觉与自律,主要是通过自身不断修炼而成的。中国道德教化的着眼点在于引导每个人提高道德修养的意识和实践的水平。《大学》 讲:”自天子以至麻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养,修身养性也。而”修身”,则成为中华道德教化不断沿用至今的一个核心概念。自《大学》提出以修身为本,到20世纪初蔡元培亲自编写《修身》教科书,再到20世纪中期影响共产党人党性的《论共产党员修养》,直至当今学校开设的品德、道德等《修养》课程。可见,个体的道德修养是道德教育与建设的初衷与归宿。
中国古代”修身”的宗旨。一是修已成人。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气节、境界等全面素质,成为”善人”、”君子”,”大丈夫”、”圣人”或”全人”;二是修己安人。在待人处世过程中,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三是修己善群。修身,是为了使自己真正融于和利于群体,”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之道,就是做人之道。”修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修身”可达”自我完善”,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修身”在实践层面上,分”内修”与”外修”。内修,就是孟子所说”从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修身的工夫主要是”反观内心、穷究人性”,”尽心知性,尽心知天”,这与佛家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等大旨一样。若将”修身”的目的,只满足于自我的”内修”是消极的。儒家则坚持”内修”与”外修”的统一,如《大学》所云,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致、诚、正是”内修”或”内化”的过程,齐、治、平则是”外修”或”外化”的过程。伴随这种内修与外修不断循环反复、层次不断提升,就达至”内圣外王”的高度与”止于至善”之境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以强化。这正是道德教化与道德修养所追求的目标。
中国古代”修身养性”之道,内容丰富,独具特色,是当今道德教育与建设的智慧之源。如内修或内化过程中的"内省”、”慎独”与”觉悟”;外修或外化过程中的”行善”、”积德”、”知行统一-”,和"见贤思齐”等等。提倡修身之道、修身养性,会否束缚道德主体的”个性”?或者说,儒家的主张会否压抑人的个性?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曾子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意谓一一个人为了行善或追求个人的
在中国古代”修养论"中,蕴涵着历代思想家对”修身”、”成人”过程规律性的思考。如《大学》之中”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现在的粗浅理解是:
格物,就是接触万事万物、投身实践;
致知,是学习、理解和掌握反映万事万物之理的知识;
诚意,是把知识转化为意识与信念; .
正心,是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修身,就是自我完善或全面完善自我;
齐家,是家庭和睦与兴旺;
治国,是为民、为国作贡献;
平天下,是建设一个祥和、昌盛的社会与太平的天下。
在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目”的全过程中,前"四目”格、致、诚、正,是”内修”,是内修于己以达到自我完善”内圣”的过程;后”三目”治、齐、平,是”外修”,是外施于人、于家、于国、于社会,以达到实现自我价值”外王”的过程。这就是一些学者概括的”内圣与外王”的成熟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