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记载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图书,家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期的家谱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形态,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从口传家谱到甲骨家谱,从结绳家谱到青铜家谱,流传至今各种类型的家谱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价值。古往今来,无数的家族组建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族长们通过这样那样的手段,维护这这血缘关系的纽带和家国的安宁。
家谱的具体起源时间在传统学术界上依然很存在意见的分歧,有说起源于宋代、有说起源于秦汉、有说起源于周代、也有起源于殷商的说法。但其实,早在文字出现以前,家谱就通过结绳和口传的方式在历史长河中可见端倪。
早在夏朝就有记载王室世系的谱牒,商周王室也有自己的家谱,后人整理之后《帝系》、《世本》、《五帝德》等等谱牒流传于世,系统且详细得记载了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的世系。司马迁在编修《史记》的时候,通过这些家谱也让我们窥视到了历史的真相。
很多原始家谱文献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失传了,所幸现在传世的甲骨文中我们还能找到最原始的实物家谱,通过甲骨家谱我们能够了解到远在三千多年就已经有表格形式记载的家族世系家谱。商代的人们处于祭祀或者求祷的目的,会把同一家族的世系人物有条不紊逐代记载下来,他们所记载的世系资料也成为了家谱存在的可靠证明。
三勾兵出土于河北,是一件有镂空透雕凤纹、铸有铭文的青铜器。精致的做工注定了三勾兵不同于战场上厮杀所用的兵器,毕竟镂空的兵器上了战场很容易断,不像普通兵器厚重粗犷,三勾兵上最大的特点,还在于上面的铭文,三把戈上分别写着“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祖日己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中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虽然没有标点的文字让人头疼,但我们依旧能够从中解读到这个家族从太祖、祖父、父亲到兄长一共四代二十人的名字,这也成为了实物家谱存在的有力证明。
甲骨文和金文中对于世系的记载成为了我国最早用文字记载的家谱姓氏,而在文字产生之前,其实口传家谱和结绳家谱这两种更加古老原始的家谱形式就已经出现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里找到。
往期文章:
我国姓氏历史源远流长,这些形形色色的姓氏是如何产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