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号是族谱文化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家族的一个象征。我国最早的堂号应当是在晋代,《晋书·谢安传》中记载因谢玄一句"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谢家就将自家堂号定位"玉树堂",这也就成了中国最早的堂号。所以说,堂号侧面反映的是一个家族的文化思想内涵。那堂号最开始是怎么来的?跟着宗谱云的小编一起来观观吧。
堂号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在清代科举中取得的称号,也就是童生在府考取得前十名名次的就被列为堂号。第二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历史上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
图源网络
堂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每个家族的堂号基本上是不一样的,但是也有的姓氏的堂号是一样的。第二是每个家族的堂号数量是不一样的,有的家族的堂号可能就只有一两个,但是有的家族可能就很多。
堂号的命名方式有很多,也就是说堂号的来源有很多。第一种是以地域命名,比如说陇西李、琅琊王、清河张、汝南周之类的都是以居住的地名来命名的堂号。第二种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第三种是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第四种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比如务本堂。第五种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比如以周敦颐的《爱莲说》命名的爱莲堂。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姓氏来源。因为姓氏文化、宗族文化的历史是很久遥的,所以堂号也在历史中逐渐积累。因此,不光是堂号的内涵,堂号的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图源网络
由于堂号的来源之广泛,意蕴之丰富,这个特点也就表明了堂号的数量是不会固定的。举个例子来讲,一个家族的名人是不断涌现的,与名人相关就可能会衍生出不同的堂号,更不用说是其他的方面了。
因为不仅是堂号,家族的很多方面都是依据时代的变化在变化,所以在编修家谱时,去去会整理出新增的内容增添到族谱当中。传统族谱素有“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说法,在这个过程中肯定增加了很多内容,堂号也不例外,所以这就促成了堂号越来越多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