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来源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姓氏来源

湖南有一姓氏仅300多人,女性不好意思开口想改名换姓

转载
2021-02-19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道”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湖南有一姓氏仅300多人,女性不好意思开口想改名换姓

  从这些古老的书籍中可以得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礼仪的民族,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其真善美的内涵。在《大秦赋》里面可以观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那就是即便国家亡了,宗庙也不能毁,为了保住传承下来的宗庙,甚至不惜举白旗投降。

  《孝经·开宗明义章》中也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头发与肌肤,都来自于父母,不敢容易毁伤,因为还要依赖它对父母绝孝。连头发都不能乱剪,要是有人想要改名换姓,那可以回纳为大逆不道了吧。

  但是,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的斑竹垅,这里生活着一群人,数量只有300多人,但他们中的女性,有着很强烈改名换姓的冲动,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她们心中连华夏子孙最基本的孝道都没有了吗?要弄清晰这个问题,还得从古老中国的姓氏说起。

湖南有一姓氏仅300多人,女性不好意思开口想改名换姓

  众所周知,“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是中国最有名的姓氏起源,当然更早的起源是来自图腾的崇拜。不管怎么样,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母系氏族制度时期的女性地位,那是至高无上的。

  既然是女性为主导的时期,为何传承演变下来的一个姓氏,却让女性有着尴尬的境遇呢?原因之一就是随着文明的不断入步,生活习惯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古人观来是很寻常的一件事情,在如今或许就成了一个尴尬之事。

  这个令湖南斑竹垅的女性想要改姓的姓氏鸣“鸣姓”,是全国汉族人口中最少的一个姓氏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姓“鸣”的仅300多人,“鸣”氏人家在湖南这块土地上已繁衍生息数百年。

湖南有一姓氏仅300多人,女性不好意思开口想改名换姓

  对于这个姓氏,史学家们经过不断努力,也难以找到蛛丝马迹,更别说追根溯源地往研究了。好在天无尽人之路,鸣氏族人世世代代保存了2卷《鸣氏五修族谱》,这才有了一些眉目,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人数十分稀少之后,关于他们的所有资料就越是贵重,因此史学家把这姓氏当作了“宝”,以此可以探寻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

  鸣氏族谱的来源是很可靠的,万历年间初修后,至康熙年间二修、乾隆年间三修、道光年间四修、中华民国时期五修,所以名字鸣《鸣氏五修族谱》。但也有遗憾,原本有七卷,如今仅存卷二、卷四。卷二有“以仲康为始祖也,其世系齿录”的记载。

  谱中还记载,这位“始祖”仲康生于明洪武十二年,卒于正统十四年,来攸隐居避乱为建文年间;卷四开卷为《班行诗》,接着是“鸣”姓先辈的传记和诗词。

  传记首篇《仲康公传》这样记述:“鸣公仲康,字肇绩者,乃河南苗裔,楚攸之鼻祖也。……公则后裔之昌,有若瓜藤族类之繁等”。由此可知,攸县“鸣”姓人氏的祖宗仲康,是一名官员,因遭国事变故,退出官场到这里定居。

湖南有一姓氏仅300多人,女性不好意思开口想改名换姓

  知道了这一源头,很多迷惑也就随之解开了,只不过这一姓氏确实有些令人尴尬,比如“鸣三”,在介绍的时候说:“大家好,我鸣鸣三”,让人听起来有一种结巴的感觉。女性就更不好开口了,“大家好,我鸣鸣小薇”,“我鸣鸣春花”等等。

  小结

  每一段文化历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鸣姓虽然传承到如今人数已经很少了,但它的背后也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那是最为贵重的。作为子孙后代,应该把自己家族发扬光大,姓名只是一个符号,并不能代表更多,应该理性往对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