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内容,是由血缘关系而衍生的人本文化.它以人类为主体,随着人类个体、家庭、家族的发铺而发铺。它是人类群体的伴生文化。其内容大体包括:姓氏渊源、世系流派、迁徙开基、繁衍分布、郡望堂号、昭穆行第、族谱宗牒、祠堂庙宇(祭典.联匾)陵墓(祭扫、堪舆)名人事迹(功业德行)文物遗迹、艺文著述(佚事传说)等。姓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族谱.祠堂、陵墓、文物古迹和各种著述。
谱牒是家族的史书,是姓氏的百科全书。每个姓氏或家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其发铺过程大都载在本家族的谱牒之中,或流传于口碑之上。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发祥之处与树起声望之地,因此形成郡望。如陈姓颍川郡、林姓西河郡、黄姓江夏郡、郑姓荥阳郡、王姓太原郡、张姓清河郡、李姓陇西郡、`卢姓范阳郡等,有的还不只一个郡望。此外,各姓氏还因自己历史名人的活动造成重要社会影响,形成典故轶闻,故而以之为堂号,如谢姓“宝树堂”郑姓“带草堂”,王姓“三槐堂”,杨姓“四知堂”周姓“爱莲堂”张姓“金鉴堂"等;林氏还有“西河堂”、“济南堂”、“晋安堂”之别,福建则以“九牧"林氏最为闻名。堂号既是姓氏分支的标志,又是姓氏历史文化的徽号,具有激劝的作用。
族谱是记载家族历史的典籍,是姓氏文化的综合记录。它除记载家族渊源、世系传承与迁徙分布之外,重点还记载名人业绩、宗功祖德、家训族规、艺文著述、昭穆行辈以及族产与坟山状况等,借以增强“木本水源”“敬宗睦族”的感情。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表现,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与思想文化的统一,都可以从中找到根源。
祠堂是家族的圣殿,是家族权威的象征。它既是祭祖敬宗之处,也是收宗睦族(进谱、定名、序齿)之所,还是实施家族奖惩(科举报捷、接受封诰及责罚不肖子孙)之地。其宗旨书于墙壁(人孝出悌,崇德报功,慎终追遥);其荣誉悬诸牌匾(显亲扬名,光宗耀祖)。
祖宗陵墓犹如祠堂,皆是家族的象征。族人借此缅怀始祖,追维先人,表达孝思与亲情。因此,祠墓同是团结族群﹑凝结人心之所在,族人以此为精神寄托。
名人是家族的荣誉和骄傲,各个姓氏都世代相传地加以记载和颂扬。谱牒与祠堂中载示的人物包括:开基先祖和树立声望的祖宗,有重大历史功绩与良好品德的先人,科举中成就功名或仕宦有政绩的人物,也有受王朝旌表的忠孝节烈、寿考人物以及其他有声望的人物。这些构成谱牒的重要内容,占了相称的篇幅。
艺文著述,反映家族人物的才学与艺术,或见于撰著,或形于题咏,或镌于祠墓,或播于口碑;另有作为家训族规载于谱牒,劝勉后人的。这些都是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总之,姓氏文化内容丰富,记述历史悠长。但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加上修谱人知识能力所限,致使谱牒内容多有失真,历来受到治史修志专家的诟病,认为它们“出自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怀疑其价值。事实并非全部如此,谱牒所记明、清以来的内容大多可以采信,因为“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