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对夫妻晒出自己2岁儿子的出生证实,其中孩子奇异的名字引发出了众多的网友暖议,孩子取名为“李不尚书”,谐音“礼部尚书”。孩子父母认为这个名字是比较有特色的,几乎不会重名,才决定给孩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其实现在常见的姓氏有很多,但难免会出现一些同名同姓的情况,那么古代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多不多?古人是如何避免重名的?今天就由宗谱云小编来说一说。
图源自网络
在古代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是有的,特殊是在东汉三国时期,当时人们大多数是以“单名”为主,几乎是找不到非单字名的人。而关于这一点,主要是跟王莽托古改制有关,表示以单字名为尊贵,这样一来,重名的现象就多了起来,像是在王莽改制前后,在史书上就有3个王匡,2个王兴,3个王凤。
另外在南梁元帝萧绛写过的一本《古今同姓名录》中,根据他所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在历史上大概有3个董仲舒,3个周瑜,3个王羲之,4个刘秀,9个张衡,9个张良等等,这还是当时能够留下名字的人,这重名的人就不少了,而一般人的名字不一定留在这种史书上,所以这重名的人肯定会更多。那么古人是如何避免重名的?
图源自网络
各朝各代要避讳当朝和前朝皇帝的名讳,这取名就有点困难了,所以在那之后就出现了双字名,有的会取表字,也就是选择与名相关的意思,例如周瑜字公瑾,瑜与瑾都有美玉之意;还有的家族为了凝结力,所以就发明了按字辈取名的传统,两者相结合,也能够比较好的避免重名的问题,当然了这重名问题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但几率肯定会小很多。那么如今应该如何取避免重名问题呢?
第一,可以绝量避开常用的字,也就是说,在取名的时候可以首先排除常常出现在生活中的字词,或者起名时候用的字词,这样就嫩能够避免重名的情况了;第二,可以选择虚实相间的名字,是指通过使用一个没有实际含义的字和一个有含义的字组合成为一个名字的技巧,这种虚实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名字重复的;第三,取名的时候可以多从古文当中寻找灵感,这样可以使名字有一定的内涵所在,也能够避免同名的尴尬。(宗谱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